-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5-24
-
05-24
近日,齐医附属二院肾内科成功完成一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肾内科医疗救治水平再上新台阶。
葛大娘10年前确诊肝硬化,3年前又出现肾功能衰竭,经过几年的保守治疗,现病情逐渐加重,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遂来到齐医附属二院肾内科。入院后,张艳主任了解了葛大娘的情况,但因葛大娘患有肝硬化,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很低,选择血液透析会加重出血的风险,常规置管手术出血风险也很高,相对而言腹膜透析更适合。张艳主任立即与闫续副主任综合评估葛大娘的病情,多次与超声科刘慧临主任沟通协商,最终决定为葛大娘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
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导管是透析的永久通道,通畅的导管通路是透析成功关键。选择合适导管,同时采用正确的置管方式,是保证腹膜透析长期顺利进行的关键。该种术式用时短,损伤小,可减轻因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过低导致术中术后出血风险。
张艳主任和闫续副主任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在做好多方面的充足准备以及超声科刘慧临主任和吕伟扬医生全力配合下,为葛大娘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葛大娘术区无出血、无疼痛腹透液进出入通畅,并对肾内科的技术和服务水平赞不绝口,连连称赞,这也让葛大娘和她的家属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目前,齐医附属二院肾内科开展的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日益成熟,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痛苦,让更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能享受最先进的治疗技术。(供稿:肾内科 闫续 编辑:宣传科 张宁)
肾内科副主任闫续(右二)为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
手术流程
术后腹透导管的位置
【科普知识】
腹膜透析适应症:
1、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腹膜透析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可避免反复血管穿刺给儿童带来的疼痛、恐惧心理,并且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影响小,容易被老年人和儿童接受
2、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或心血管疾病不稳定的患者
3、血管条件差或反复动静脉内瘘失败
4、凝血功能障碍伴明显出血或出血倾向等
5、尚存较好的残余肾功能
6、偏好居家治疗,或需要白天工作、上学者
7、交通不便的农村偏远地区患者
8、急性肾衰竭或急性肾损伤
9、中毒性疾病
腹膜透析优势:
1、可较好地保护残余肾功能 ,生活更自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更高
2、总体生存率更高 居家治疗,成本低
3、安全性更好,对心血管等的影响小,感染肝炎(乙肝、丙肝等)的几率低
4、对伴有出血性疾病者,可避免加重出血的风险
【专家简介】
张艳:肾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副教授
2006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兼任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肾脏病分会委员、齐齐哈尔市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理事。于2013年以省内访问学者身份在哈医大二院研修一年。发表国家级论文10篇,SCI 2篇,著作3部,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
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各种急、慢性肾脏病、继发性肾脏、肾脏疾病引起的危重急症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闫续:肾内科副主任 内科专业基地教学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2008年毕业于齐齐哈尔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肾内科副主任,内科专业基地教学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兼任黑龙江省肾脏病质量控制中心腹膜透析通路学组委员、黑龙江省非公医院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黑龙江省民族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SCI 2篇,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2篇,省级科技期刊5篇,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编写教材专著1部,主持并参与市级指令性及指导性科研3项,主持参与院级教研3项。所带腹透团队曾获齐齐哈尔医学院医疗新技术二等奖,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二等奖,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先后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进修学习。
擅长腹膜透析置管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建立,肾脏内科常见病如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损害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病、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及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的药物及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