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5-21
-
05-21
9月27日上午,齐医附属二院肿瘤外科一病区成功为一名患有直肠癌的患者实施“单孔+一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家住外县62岁的李先生,一年前因出现排便性状改变在当地医院入院治疗,近期李先生又出现进行性的排便困难,日渐消瘦,在当地多位病友的推荐下,其子女找到齐医附属二院肿瘤外科一病区郑春雷主任。李先生入院后,经完善相关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直肠距肛门9cm可见巨大环周肿物,病变区肠管变硬,管状狭窄,表面结节、溃疡、糜烂、出血,继续进镜镜身无法通过,病理证实为直肠癌。
郑春雷主任带领肿瘤外科一病区团队经过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术前相关检查,并与麻醉科医师就患者脏器功能储备以及围手术期风险进行了充分讨论和评估。在保证根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充分利用现代外科医学的先进热门“微创技术”,决定施行“单孔+一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在麻醉科的配合下,郑春雷主任、刘海龙副主任医师及朱方旭医生通过3个小时的努力,成功为患者实施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规范清扫了周围淋巴结,手术全程几乎无出血,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手术创伤和应激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术后患者意识清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肿瘤外科一病区主任郑春雷(左一)等为患者行“单孔+一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在国际医学界具有“绿色手术”、“不开刀手术”的美称,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是将四孔、三孔改为一孔。因此,对主刀医生经验和技巧提出了新挑战。与传统开腹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腹腔镜孔径小,孔道数量少,降低了多个切口导致的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如腹壁血管损伤、切口疝、穿刺孔部位术后粘连等,降低了切口及全身感染的概率,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促进了术后康复,更体现微创等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得到普及。郑春雷主任带领的肿瘤外科一病区团队一直致力于寻找对患者更为微创、有利的手术方式,不断引进新理念、新技术,以过硬的技术为广大患者保驾护航。目前,已在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领域成功开展单孔腹腔镜微创技术,并取得受益患者的一致好评,为我省及周边地区患者的救治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希望。(供稿、摄像:肿瘤外科一病区 朱方旭 编辑:宣传科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