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5-24
-
05-24
凌晨三点钟,沉睡的夜,被锅碗瓢盆演奏的交响乐唤醒,饮食中心那些白色的忙碌身影,好似一把把闪亮的斧头,劈开黑暗,让光亮照射进来,温暖整个医院。
附属二院餐饮公司全体员工
餐饮公司经理徐迪为学生发放中秋月饼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历经三年的“抗疫持久战”,让我们一直以来享有平安健康的生活,不再理所应当。作为医院的职工食堂,本应该提供职工和部分患者的餐食即可,但随着疫情的不请自来,所有患者、家属、学生以及A岗闭环留院职工的一日三餐全部强交由饮食中心料理。
为了使留在附属二院的每个人都能按时开饭,并且能够吃的干净卫生、营养均衡,饮食中心33位可爱的“投食天使”,不分昼夜的在狭小的空间里作业,每天凌晨起来熬粥、蒸包子、装盒、配送;早餐后开始准备午餐、洗菜、切菜、炒菜、装盒加配送;午饭后立即清理厨房,并且丝毫不能耽搁的,马上投入到准备晚饭的工作中......
晚饭后呢?他们开启批量摘菜模式,需要削皮的有绿萝卜、红萝卜、胡萝卜、土豆等;需要摘选的有菠菜、油菜、菜花、豆角、韭菜毫等;需要切割的有白菜、茄子、以及不得不眼含热泪完成的洋葱等等。再然后,他们合并餐桌,铺好被褥、抓紧席桌而睡。是的,睡觉于他们而言,已然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打饭的我手里拿过右边盛好米饭的饭盒,饭盒中米饭占据一半的位置,剩下一半的空间,形成一排,共有三个隔断,一般是在中间大一点的隔断里盛满肉菜,两侧分别盛满素菜,然后递给左侧的人,完成盖盖子、装袋,整个流水线从右至左,无缝衔接。最后再有人配送到内科楼、外科楼、学生公寓和心理调适楼。如此反复、一日三餐、周而复始。
边工作边聊天中得知,因连日来完成高强度少睡眠的工作,使得好几个人吃过饭后都出现了呕吐,但,他们不仅没有抱怨工作的繁忙,还一再跟领导强调,是自己的原因。
一个漂亮精致的小姑娘,连续几天顾不上洗头,把头发掩藏在帽子里。
医院各机关后勤的职工纷纷当起了志愿者,帮助完成以上一系列的工作,更加令人感动的是,院长及其他领导曾多次亲自参与到摘菜、打饭等工作中。
以上的种种,饮食中心主任徐迪,在不经意的叙述中眼含泪花。她心疼这些不计个人得失,在大是大非面前,毅然决然全身心付出的“投食天使”们。她张口闭口感谢领导的支持,感谢志愿者们的帮助。
她感动着所有人的付出,却从未诉说过自己的不容易,因家里无人帮忙照看,她将6岁的孩子带到单位,与大家同吃同住。孩子一个人在办公室上完网课,就跑出来帮忙摘菜,小小的身影,所到之处,在每个人的心上,勾勒出一道辽阔美丽的风景线。
她、他、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却做着最伟大的事。
世事无常,疫情前的日常,恍如隔世。尽管疫情带来了苦难,但附属二院人始终团结一心,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积极面对着一切挑战。脑海里突然涌出一句鲁迅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今,饮食中心的“投食天使”们,正在用他们那无私奉献精神,铸就一条温暖的铺满鲜花的路。
感谢生命中的际遇,用文字无法记录的触动瞬间,会被明月拍录 ,被清风传送,被阳光播撒。这座学生公寓楼像一个饱经世事的智者,不言不语,默默地记下了这一切。
多年后,当我们回首这难忘的经历,那年、那月、那段艰难温暖的抗疫路,感谢有你,感恩有你们,美丽的“投食天使”们。
感谢苦难的馈赠,让生命厚重的往往不是那些欣喜的瞬间,而是经历苦难和战胜苦难的刻骨铭心。
2022年11月24日,初雪。(供稿:设备采购供应科 韩秀丽 编辑:宣传科 高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