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5-24
-
05-24
紧张严峻抗疫时期,急诊科是医院里一扇永远不关闭的大门,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急诊急救,院内救助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治等工作,也是疫情防控期间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点之一。
连日来,急诊科进入战时状态,全员闭环管理,全体医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24小时不间断的坚守岗位,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战斗,竭尽全力地为每一位有就医需求的群众及急诊危重症患者坚守奔忙着,坚定守护着生命的绿色通道。
急先锋们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还要保证急诊科正常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急诊科作为医院胸痛、卒中、心衰、房颤中心的枢纽,同时兼顾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为了确保第一时间救治患者,医院急诊为常规的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患者及时救治;但对于非绿码、高风险地区管控人员等特殊情况来诊的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科设置隔离抢救室,开通“绿色通道”,以抢救优先,同时采集急诊核酸检测,切实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疫情之下,医院的普通门诊相继关闭,急诊科成为了医院急诊急救的第一战场,从排查接诊到收治转运……忙碌的工作节奏,连轴转的状态,高度紧张的精神压力,这里没有了黑夜与白昼。
连日来,王树主任时刻保持“战斗”状态,作为急诊科的领头人,他亲自坐诊,亲自筛查发热患者,对出现的问题随时协调解决,疫情特殊时期,王树主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科人做了表率,在患者就诊高峰时段有他在,凌晨夜班医生忙不过来时又是他及时出现,下白班继续帮班到深夜,他是急诊科的主心骨,他与大家一起坚守岗位,极大增强了团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
王树主任说,现在患者骤增,科室任务繁重,急诊科现在就诊病人很多都需要住院治疗,为了防止把病毒带到病房,防止疫情扩散,急诊科医生每天严格筛选,既不能影响患者救治,又要把风险病人准确分离出来,这就要求急诊科医生们要与每个病人及病房医生都要做好协调与沟通,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现在的诊疗工作对每个急诊医生来说都是严峻考验。
急诊科主任王树出诊
急诊科的护士们面对疫情同样坚定勇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科室护理人员除去6人参与援外支援工作,其余15名护士均闭环管理,在护士长刘娜的带领下,大家凝成一股绳,全员在岗,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确保患者正常的就医需求。生活和工作中,护士长刘娜是科室护理姐妹们的“知心姐姐”,她时刻关注着大家的喜怒哀乐,遇到急事难事她总是主动帮忙,察觉到科室哪个护士有不良情绪,护士长总是主动耐心安慰开导,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刘娜护士长每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消毒记录,同时还要完成每天常规工作、科室消毒、人员管理、工作分配。急诊科护理团队除了完成常规急救工作外,还承担着门诊采血工作,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刘娜护士长每日工作到晚上11点多,有时候没能来得及吃上一口热饭,便来十几个急诊病人前来医院就诊,或是晚上遇到几个较为严重的病情,几乎就是一夜不能合眼休息了。
非常时期,为打赢这场突如其来的“硬仗”,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用尽全力,坚守在救人治病的第一线。急诊科平均每天接诊80多个病人,主要以心脑血管、消化和血液疾病为主,如脑出血、脑梗以及头疼、头晕患者居多,其次就是心绞痛、心衰和心肌梗死病人,近期由于下雪路滑导致摔伤病人明显增多,前来急诊看病的人也不少,急诊外科室外,不少患者在排队等候,作为急诊科的外科医生吴亮坚守岗位、不辞辛劳持,续24小时值守筑牢生命防线。
急诊科医生吴亮出诊
真实的数据会“说话”。据统计,自11月17日积封闭管理以来,急诊科共接诊患者近1200人次,其中危重症抢救110人次,接诊非绿码管控人员20人次。这是齐医附属二院“急诊”人守护这座城市的决心与能力,是作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把对父母的牵挂和对孩子的思念藏在心底,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撰稿:宣传科 李征 摄像:宣传科 高秀文 急诊科 刘娜 编辑:宣传科 高秀文)
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
急诊护理人员辛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