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精技术】齐市首例!“拆弹”成功!齐医附属二院血管外科成功摘除罕见疾病———颈动脉体瘤

时间:2025-03-13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附属第二医院浏览:26

近日,齐医附属二院血管外科王颖主任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极其罕见的颈动脉体瘤切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家住在内蒙呼伦贝尔市的徐先生体检时发现颈动脉体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药物控制不佳,得知结果后家人焦虑不安,为寻求治疗,来到了附属二院血管外科就诊。

接诊后,血管外科王颖主任仔细研究了患者的CT、超声等资料,初步判断患者得了罕见的颈动脉体瘤。据悉,颈动脉体瘤是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的一种发病率低于十万分之三的罕见化学感受器肿瘤,这类肿瘤与颈动脉、颅神经关系紧密,可能引发眩晕、脑缺血、吞咽困难、头痛、声音嘶哑等症状,且有一定的恶变可能,其外科手术治疗是血管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

“这类罕见的肿瘤分为三期,患者右侧的肿瘤现处于第一期。”王颖主任说,“瘤体正好骑跨在右颈总动脉分叉处,如果放任肿瘤继续增大,不但会进一步压迫血管,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诱发脑中风,还会侵犯周围的重要神经组织导致一系列神经性病变症状,压迫气道引发窒息危及生命,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血管外科王颖主任团队通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制定可行的手术方案,并耐心与徐先生家属沟通告知手术风险:“术中剥离瘤体时极易损伤动脉血管发生大出血,且瘤体与神经关系密切,易损伤神经”。

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并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协作配合下,成功完整切除了肿瘤,同时保护了颈动脉及其分支,无大出血、脑卒中、神经损伤等常见并发症。术后,徐先生恢复迅速,一周后即拆线顺利出院,病理结果确认为颈动脉体瘤。

患者术前影像标识图

血管外科王颖主任术中剥离瘤体

【颈动脉体瘤科普】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罕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也称为颈动脉体瘤,它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颈动脉体。这种肿瘤通常是副神经节瘤的一种,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多数生长缓慢,表现出良性肿瘤的特征。少数情况下,颈动脉体瘤可能为恶性,约5%至10%的病例属于恶性类型。

颈动脉体瘤一般分为三型:

第一型为局部型,瘤体局限于颈动脉分叉处,不侵犯周围结构;

第二型为浸润型,瘤体侵犯周围组织,如神经、肌肉等;

第三型为远端转移型,瘤体通过血行或淋巴途径转移到远处器官。(供稿:血管外科 薛现崧 责编:宣传科 李征 一审:王颖 二审:高秀文 三审: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