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8-13
-
08-13
人物小传:
在生死时速的心血管疾病战场,她以精湛技艺为盾,以仁爱之心为灯,十九年如一日,守护着万千患者的“生命通道”。她,就是刚刚荣获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届“名医”称号的齐医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五病区兼老年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薛探教授。从临床新锐到学科中坚,从青蓝人才到青禾导师,薛探用执着钻研、勇于创新和无私奉献,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医者的初心与担当,在龙江心血管领域不断攀登新高峰。
心血管内科五病区兼老年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薛探教授
精研不辍 攀登技术高峰
2006年踏上从医之路,薛探便将“精进医术”刻入职业基因。她深知心血管疾病瞬息万变,唯有不断学习方能不负性命相托。攻读佳木斯大学硕士学位、赴哈尔滨医科大学顶尖医院进修、取得国家心血管疾病介入资质……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如今,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永久起搏器安装、心脏射频消融、先心病封堵等高难度介入技术,均已熟练开展。
科研创新是薛探攀登高峰的另一翼。她主持省级重点课题、市级及医学院科研项目多项;在国际权威SCI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其主持的《改良预扩球囊替代微导管在PCI术中的应用》项目,先后荣获学院及省级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大奖;对家族性高血压基因研究的成果亦获省级科技进步优秀奖;手握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累累硕果,见证了她将临床难题转化为科研动力的卓越能力。
作为医院胸痛中心负责人和市心血管内科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薛探勇挑学科建设重担。在她的全力推动和团队共同努力下,2023年4月,齐医附属二院成功跻身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建设单位,为区域急性胸痛患者构建了高效的生命救治网络。她本人也入选黑龙江省胸痛中心再认证专家组,为提升全省胸痛救治水平贡献力量。
仁心仁术 守护生命安康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里节奏最快、压力最大的科室之一,病情急、变化快、风险高是常态。面对繁重的工作和随时响起的抢救呼叫,薛探始终将患者生命放在首位。“随叫随到”是她的工作信条,无数个深夜和节假日,她奔忙于介入手术室和病房,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冷静的判断,成功将众多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与信赖。
在重大考验面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薛探身上熠熠生辉。疫情期间,她闻令而动,逆行出征。无论是支援哈尔滨抗疫攻坚战,还是坚守医院缓冲病区、发热门诊,她都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和党员担当,荣获“哈尔滨抗疫攻坚战荣誉证书”及齐齐哈尔医学院“抗疫一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勇担使命 引领区域突破
2023年10月,薛探教授受命主持心血管内科五病区(老年病科)工作。站在新的起点,她带领团队锐意进取,科室年诊疗量约4500人次,年完成冠脉造影约700例、各类介入治疗约200例,急性心梗介入救治约80例,电生理介入治疗水平显著提升。
心血管内科五病区兼老年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薛探教授等查房
心血管内科五病区兼老年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薛探教授与患者沟通交流
尤为瞩目的是,心内五科团队多次实现了区域技术的历史性突破。2023年全市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项代表心血管介入领域顶尖水平的技术,为高龄、高危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了微创治疗的福音。同时,团队在房间隔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等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也居于全市领先地位,填补了多项市内技术空白,显著提升了区域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能力。
春风化雨 培育杏林新苗
除了临床和科研,薛探教授同样深耕教学沃土。作为诊断教研室秘书和骨干师资,她承担着医学院本科、住培学员的内科学、诊断学等大量教学任务,理论授课超600学时。她严谨治学,耐心细致,注重言传身教,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荣获“学院统招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称号。每一次查房、每一次授课,她都力求完美,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规范的临床技能和崇高的医德医风传递给莘莘学子,为医学事业的薪火相传倾注心血。
深耕杏林十九载,薛探教授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医者的仁爱完美融合,以不懈的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一线绽放芳华。从填补技术空白到守护生命安康,从培育医学人才到推动学科发展,薛探教授用执着与奉献,在守护心血管健康的征途上,刻下了属于新时代医者的闪亮印记,也必将激励更多后来者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统稿、摄像、责编:宣传科 李征 一审:于海明 二审:高秀文 三审:刘波)